畅销榜

订阅榜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

作者:
李志茗
         
¥60.00

任何一种制度的出现并非刻意为之,也非一蹴而就,而是积之以渐,逐步形成完善的。晚清幕府制度就是如此。它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之际,从地方大员幕府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先是陶澍创立晚清幕府这种形式,经左宗棠再建构和诠释幕僚这个古已有之的角色,为之注入新的内容,再由曾国藩集大成予以呈现确立,而后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不断发扬光大,使之臻于完善。

入籍中国为何“世界最难”?

入籍中国为何“世界最难”?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
         
¥3.99

加入中国国籍素被视作“世界最难”。在13.3亿中国人中,有1448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平均90万人中有1个,10年间只增加了507人。

同样高学历,为何男人比女人挣得多?

同样高学历,为何男人比女人挣得多?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
         
¥3.99

在英国,男女性间的薪酬差距在过去20年逐渐缩小,但在高知人群中,这一差距仍然十分明显。FT记者试图解释为什么。

2016年中国留学需求趋势调查报告

2016年中国留学需求趋势调查报告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
         
¥20.00

高等教育历来是国人高度关注的领域。据教育部2016年4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预计到2019年,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不变的,是以清华北大等985高校为代表的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稀缺。因此,海外高等教育资源进入更多中国家庭的教育选项。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48.18万人。日益庞大的中国中产富裕家庭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浪潮。本报告,对一些新的留学趋势特点和选择,有了新发现。哪部分留学人群在不断扩大?哪个国家是中国留学人员出国的第一选择?哪些地区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国家又有哪些不同教育优势?哪国的中小学教育更具吸引力?

如何优雅的辞职:《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如何优雅的辞职:《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99

当我们在工作中缺乏价值或目标,从工作中获得的学习机会很少,或者忙碌工作一天下来感到身心交瘁时,我们就会对工作相当不满。无论因为什么工作不开心,都不必做出继续忍受工作或辞职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如果你已下定决心辞职,三要三不要原则助你给他人留下良好的“最后印象”。

从里约奥运,看“举国体制”

从里约奥运,看“举国体制”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
         
¥2.99

里约奥运,被傅园慧的表情包逗乐了的中国人,似乎正悄然舍弃他们心中的金牌至上情结。在奖台之外,他们开始把更多的欢呼声送给享受竞技、奋力拼搏、真情流露、以风度和幽默对待失败的运动员们。而正当奥运在中国稍稍褪去政治色彩、向欢乐和健康的体育精神回归时,人们调侃道,被诟病多年的“举国体制”,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找到了市场,正是凭着金牌导向的资源分配,英国这次在奖牌榜上超越中国,名列第二。中国和英国的“举国体制”有何不同?竞技体育最终应当展示的,究竟是国家实力,还是体育精神?

科学防范现代危机的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

科学防范现代危机的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玉花
         
¥20.00

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工具,同样也是防范和化解现代危机的主要工具。本书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于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的研究,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政策及现代危机防范的内在联系,提出科学防范现代危机的公共政策系统理论,构建科学防范现代危机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评估系统、监督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公共政策现代模式。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了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理论,开拓了我国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的新思路,既具有公共政策理论创新的学术价值,对于国家防范现代危机战略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十六辑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十六辑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
         
¥18.80

“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甚至,鉴于社会制度、意置于“传统中国”的范畴内进行研究。显而易见,对于“传统中国”的研究,必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是为传统中国研究的特色,也是它的观点。千百年来,人们就是在原型或真相因各种原因被掩盖、被扭曲的情况下阅读、理解传统和传世文献的,面对这些传统、传世文献的某种程度误解就构成了真实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换个姿势的银行笔记·十五言艾栗斯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

换个姿势的银行笔记·十五言艾栗斯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

作者:
艾栗斯
         
¥2.99

人类一举一动的背后,都有银行无数的数据演算、系统运转和人力服务。倘若有心了解这具精密机器,来听银行出身的十五言作者艾栗斯讲的一手好花边轶事:渣打银行怎么就给自己起了个这么“奇葩”的名字?ATM机刚发明的时候为啥倍遭嫌弃?《半泽直树》里的日本银行为什么可以直接空降银行职员到企业?地球上真的有一种存取款都无息的银行吗?

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

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

作者:
张兵武
         
¥19.90

在经历了或远或近的灾难之后,公益变成了社会之痒。捐款吗?捐物吗?捐给谁?谁能保障它们能提供给最需要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能最有效?对于那些不是由大规模天灾造成的伤害和遗憾,又如何能让人以最合适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中间环节提供帮助?当公司的捐赠本身已经被怀疑为一种老套而不得不为之的慈善秀,有没有更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公益方法,让公司的品牌、运营和独特价值观能与之相匹配,获得直接的回报?过去习惯中的单纯以财物、人力的方式表达善意的方法已经过时,而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参与广泛、互动性更强的公益理念已经广泛呈现,只不过在今天的主流话语中,我们还很难听到它们所创造的奇迹。本书所呈现的,就是基于全球范围内调研基础上的商业社会中做公益的新方法、新思维和新模式,种种创新都致力于在善意、目的与能力、资源、投入之间建立良性循环,让公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公益与企业战略、品牌形象和日常生活原本就可以深度整合,达到三方面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现在公益还是一种被人审视的善,而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传达价值的方式,是人人皆可起而行的充满创意的普遍行为,是最为普通的生动而温暖的互助。人人皆可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才能参与公益,每个公司都能通过基于价值实现和能力、战略的公益行为找到更为深刻的存在价值。张兵武所著的《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是一本面对普通大众、经营性公司的公益话题之作,在商业社会中,我们需要刷新对公益的看法,增长善的能量。欢迎来到充满创意的公益之旅。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

作者:
唐斌
         
¥29.88

本书以上海市一家专门从事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资源依附和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分别从禁毒非营利组织创建的动因、运作环境与资源输入、组织结构与运作、运作的约束与自我调适四大维度,来具体分析禁毒非营利组织在实际运作中之所以会出现性质变异、目标置换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揭示“政府购买服务、非营利组织承接服务”这一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结构互嵌与权力介入关系,其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建构政府与社工服务机构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T调查2017:失衡的天平——科技产品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T调查2017:失衡的天平——科技产品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
腾讯研究院
         
¥7.99

这是一份测量信息科技产品“温度”的报告。2005年,我们进入社交网络时代;2013年,移动支付、O2O兴起;2015年,共享经济如火如荼;2016年,人工智能再度爆发;2017年,小视频广泛流行……渐渐地,信息科技大幅度进入大众生活,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然而,2017下半年,鼎沸之中的一些新景象开始浮现:技术让人们高度连通,人心却未必紧密相连;信息的丰盛,带来真伪难辨,良莠不齐;以及,技术跑得太快,一部分人落在了后面……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

作者:
郭公民
         
¥9.60

本书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埠、建国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四个各有鲜明特征的历史阶段,在对各期主要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意义指向,以及各方力量和公众在围绕作品展开的审美交流中传达出来的公共讯息与价值诉求,进一步揭示艺术公共性观念生成、嬗变并不断建构的历史脉络,将公共艺术的研究推进到文艺学、美学等研究的理论核心地带。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3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82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9019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