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老虎的金黄》为阿根廷现代诗歌,作者博尔赫斯。该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由“孟加拉虎”、“宙斯的指环”、“原始的金黄”三个喻体引出最终的本体“夕阳”,同时作者借“夕阳”象征人生的暮年,由景入情,表达对人生暮年的看法。
塞菲里斯是现代希腊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是从一开始便引入注目。他的第一本诗集《转折点》(1931)以内涵丰富的隐喻、简练而凝重的手法,清新明快的语言,向当时沉闷萎靡的希腊诗坛提出挑战。评论家认为,希腊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30年代”是以塞菲里斯的这本处女作为起点的。作为他创作成熟标志的诗集《神话和历史》(1935),受到批评家的普遍赞扬。这部由24首无题短诗组成的杰作,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诗歌中现实与历史交相辉映的成功典范之一。在《航海日志》(1940-1955)中,诗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将写实、象征、抒情、幻想糅为一体。表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较出名的诗集还有《“画眉鸟”号》(1947)。
本书包含着作者对一生的种种的感悟。平实的叙述,干净、毫不拖沓的文字,真挚深沉的感情,使得本书充满了成熟的智慧。在怀念故旧的情绪中又始终透漏出对生活公正、积极的态度。本书是作者记述他与一些文坛前辈、同辈朋友交往的感受以及近年来的随笔和对往事的若干记忆。通过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显示出人物的气质;而关于自己的往事,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实录,对后人有着警策的作用。
阿拉贡早年的作品,如诗歌《欢乐之火》、《永恒的运动》、短篇小说《阿尼塞或全貌》、长篇小说《巴黎的农民》等,均属于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1 9 2 7 年,阿拉贡参加了法国共产党。之后,曾先后两次旅居苏联。不久,即与超现实主义决裂。在此后的文学生涯中,他的作品虽难免留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但主导方向则是现实主义。如1 9 3 4 年的诗集《乌拉尔万岁》及后来发表的多卷小说《真实的世界》、长篇小说《共产党人》等,十分明确地表现出作家的政治信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剖析。
旗帜鲜明的政治倾向丝毫没有使鲍狄埃的诗歌成为枯燥的口号或刻板的公式。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能达到一定艺术效果,不是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激动人心,就是由于坚强的革命意志而使人振奋。和古今中外一切伟大诗人的作品一样,鲍狄埃最扣人心弦的歌词和诗句,都是自然流露的纯真质朴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