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是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印裔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的最具野心长篇小说,小说跨越印度和美国,讲述了一个印度家庭四代人的悲欢与命运。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低地旁,一对年纪相仿、性格迥异的兄弟在这里玩耍、成长。大学毕业后,哥哥苏巴什前往美国深造,弟弟乌达安热忱投入革命,却因杀害一名警察,在低地旁被捕并遭枪决。得知弟弟死讯的苏巴什匆匆赶回印度,为保护弟弟已有身孕的妻子高丽,苏巴和她结婚并带她来到美国。然而乌达安的幽灵始终困扰着高丽,终于有一天,高丽抛下年幼的女儿和苏巴什,独身一人前往加州。许多年后,高丽的女儿已经长大成年,高丽却突然出现在了她和苏巴什的面前,并带回了一个关于乌达安的秘密……在孟加拉语里,昨天对应的单词,kal,也用于明天。如果不加区分,便无法分辨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这似乎隐喻着四代人无法转圜的命运,他们被历史挟裹,一直在逃离,但在灵魂深处,却始终有一个自我无法安放。
2016年龚古尔奖获奖作家 蕾拉·斯利玛尼小说处女作;一部当代的《包法利夫人》,书写女性的欲望与困境,张悦然、笛安、阿乙联袂推荐;法国80后天才女作家畅销欧美的女性寓言。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巴黎的年轻女性在欲望与虚无中挣扎的故事,堪称一部女性视角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阿黛尔,一位当代的包法利夫人,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安娜·卡列尼娜,她和丈夫理查拥有看似幸福的婚姻生活,但貌合神离的婚姻背后是阿黛尔对生活深深的厌倦,阿黛尔隐瞒着丈夫,游走于一个个偶然邂逅的男人身边,在欲望的重复中确认着自身的存在,在努力的遗忘中,童年冰冷的记忆却一次次苏醒……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黑色童话,也是当代女性在母亲、妻子等诸多社会角色背后的困境与迷惘。
貌美但虚荣的英国女子吉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无人问津的老姑娘,匆匆与性情孤僻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步入婚姻,但婚后沃尔特的木讷寡言、刻板严肃令凯蒂颇感孤独和失落,渴望爱情的她疯狂地爱上了表面风流的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随着这段关系的败露,沃尔特羞恨交加,出于报复,他将吉蒂带到了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经历了生死离别与幻想破灭,吉蒂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获得精神的成长与救赎。
苔茜的丈夫马克死于飞机失事,她精神崩溃,儿子杰米便成了她的全部。心理辅导员雪莉试图帮助她走出阴霾。然而苔茜遭遇了一些列诡异的事件:莫名其妙的花束、不明所以的巨额借款、接连不断的恐吓电话、神秘的跟踪者……危机不断升级,她不得不怀疑身边所有人。杰米生日那天,苔茜因与雪莉、伊恩发生争执而受伤住院。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她终于承认儿子和丈夫一起死在了空难中,这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幻想。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自白、穿插笔录、采访等片段,营造出了令人脊背发凉的悬疑氛围,使人欲罢不能。结局的惊艳反转,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海滨小岛的纯美爱情故事。勤劳勇敢的青年渔民新治,结识了从外地回来的海女初江,两人渐渐互相喜欢。一直爱慕新治的千代子对此心生嫉妒,当地的富家子弟安夫想法设法要得到初江。在经历他人散播谣言和长辈阻拦等波折后,新治和初江依然心心相印。后来在一次出海航行时,危急关头安夫贪生怕死,新治则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初江父亲的轮船,受到赞赏和尊重,通过考验,得到了认可。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是一部很难定义的书。从娱乐角度来讲,可看作一本言情小说,每对男女的爱情故事,精彩且揪心,结局意外且无奈;从历史角度来讲,堪称一部女人的抗争史,这个家族的三代女人,与历史抗争,与现实抗争,有时输,有时赢,沧桑厚重的历史,反倒成了女人的陪衬;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个迁徙的故事,所有种族的移民原因,无非是为了寻找机会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人类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从文化角度来讲,这是一部寻找之书,寻找家园,寻找归属,寻找慰藉。书似乎有点难懂,但道理简洁明了,一言以蔽之:我们苦苦求索,无非是为了安顿皮囊和灵魂。
《泥土之界》是一部关于美国南部的小说:在城市长大的中产阶级女孩劳拉·沙佩尔为了摆脱孤独终老的命运,嫁给了一心向往种植园、渴望用双手的劳作在土地上创造财富的亨利·麦卡伦。亨利为了实现他的农场梦,举家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搬到了密西西比三角洲地区。面对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劳拉却感到自己被禁锢在这一方泥土之界中。同样感到格格不入、无法与土地融为一体的,还有刚从二战战场上回来的杰米,和黑农佃户之子荣塞尔。共同经历的战后创伤带给了二人超越种族界限的友谊,却也招致了悲剧。终于,在一场暴风雨中,所有的苦难与仇恨、压抑和隐忍爆发,雨水、泥水与血泪相交织……
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这位戏剧大师的现实关怀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本书共收入七部剧作:《土尔宾一家》《卓伊卡的住宅》《紫红色岛屿》《莫里哀》《伊凡·瓦西里耶维奇》《逃亡》《巴统》。在《土尔宾一家》中,他将历来被骂作嗜血禽兽的“反动派”,和被歌颂为“伟大正确”的正面人物,都还原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写出了白卫军军官、怀旧贵族、温和知识分子,面对革命的巨大风潮,感到的迷茫和痛苦、眷恋和彷徨。在《卓伊卡的住宅》中,他讽刺了表面冠冕堂皇的“模范裁缝作坊”,私底下却是赌徒和官员狂欢作乐、灯红酒绿,甚至谋财害命之所。而《紫红色岛屿》更用荒诞戏谑的笔法,讽刺了为了贴合“思想正确”,不惜张冠李戴、胡编乱改的荒唐剧本,竟获得官员的批准和表扬。至于《莫里哀》,则描写了有着伟大心灵和才能的艺术家,如何在皇权和教权之间走向灭亡。
1942—2008年,将近七十年的光阴,足以囊括一段厚重历史的风云变幻。故事中的三代女人,生于三个乱世,又在三个乱世里生下她们的女儿。女人拼了命地逃离过往与故乡,却始终无法逃脱宿命套在她们身上的镣铐,她们注定要世世代代在孤独中经历生产的阵痛。女人的痛,来自男人和世道,可是男人无能为力,世道无可奈何。女人能做的,唯有以隐忍的姿态反抗。好在上帝是公平的,那些历经苦难而屹立不倒的女人,最终看到了生之希望。
义无反顾是巧合,摇摆不定是人性。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犹疑、困惑、挣扎是常态。书里的男男女女,如孙望月、宋世昌、刘晰、南星子,在选择了要走的路之后,并非义无反顾,而是犹犹豫豫地揣摩着那条未选择的路,分析利弊,长吁短叹。如同流出了源头的水再也回不到源头,故乡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午夜梦回的情怀,而他乡才是日日相对的现实。可他们却又始终与那个现实若即若离,不能完全融入其中。于是,就成了他乡和故乡中间的边缘人。
《人世的真相》收录了十篇短篇小说。《爱德华•巴纳尔德的堕落》讲述了主人公在父亲破产自杀后,被迫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去经商。起初,他决心在赢得财富和机会后返回芝加哥,并与女友伊萨贝尔结婚。可两年后,他的思想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姆在此塑造了一个与西方世界决裂的形象,并把远离物质文明的、半原始的自然状态的生活当作一种理想的范型。《赴宴之前》则刻画了一位在婚姻中遭受不幸,在远东殖民地婆罗洲经历彷徨无助、希望破灭直至内心变得冷漠无情的女性形象。……
记住,你不是孤身一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星星守护你。十岁的阿妮雅梦想成为星星猎手,她认识所有的星座。妈妈消失后,她和弟弟不得不去了寄养家庭。她坚信妈妈变成了星星,在等着她去发现!就在此时,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星,并为其召开命名大赛。阿妮雅知道这就是妈妈。她和寄养家庭的小伙伴们制定了绝密计划,要去伦敦告诉举办者“妈妈的星星”的真名!然而计划并不顺利……只剩三天时间了,他们能完成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