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克西姆·高尔基(英译Maksim Gorky),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以凡尔纳名字命名的科学奖也已成为世界性的科普大奖。凡尔纳的著作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环画等,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读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早期曾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并在自己的领地上尝试对农奴制进行改革。二十三岁时参军入伍,并开始写作;二十六岁时参加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役。
几年的军旅生涯,使托尔斯泰不仅深刻地体验到了战争的艰辛与残酷,而且也清楚地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托尔斯泰虽然出身贵族,但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却充满了同情,并通过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英勇斗争,因此被后人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更是将他的著作誉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托尔斯泰的一生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而且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复活》等。;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美国作家。哈佛学院(今哈佛大学)毕业。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成为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写过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侵略墨西哥,支持废奴运动,曾发表演说为起义失败的约翰·布朗申辩。主张人类回归自然,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体验简朴生活,并以此为题材著有散文作品《瓦尔登,或林中生活》。还写有散文《郊游》《缅因森林》等。;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其作品可读性强。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20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最著名的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白牙》《热爱生命》《海狼》《铁蹄》等小说。;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小说不仅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的语言简洁、朴质、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等。;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1945,德国犹太少女,二战期间“犹太人大屠杀”中最引人注目的受害者之一。安妮青春洋溢,求知欲强,热爱写作。1942年为躲避纳粹迫害,不得不随家人藏匿于不见天日的密室中。
此后的25个月,她用日记记录了令人窒息的密室生活和自己那颗被时代捆绑住的少女心。1944年8月因人告密而被抓捕关进集中营,在几个月后爆发的伤寒疫情中年轻的生命就此凋零。二战结束后,安妮的日记得以整理出版,控诉了战争阴云下犹太人艰辛而令人恐惧的生存状态。
安妮·弗兰克于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靳文泉,暂无译者详情。;张耳,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译工作。主要译作有《猎人笔记》《黑暗的势力》《戈洛夫廖夫老爷们》等。;曾冲明,又名曾聪明,湖南省邵阳市人,翻译家。
1952年,毕业于东北商专俄语系,次年至1984任教于吉林大学,先后任俄语和英语教研室主任。1985年后任长春外语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先后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吉林省外语学会第二、第三届副理事长。1994年在长春大学退休至今。
其翻译著作包括《方尖碑》、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普希金诗选》、《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猎人日记》、《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安徒生童话精选》等。;潘庆舲(1930.11~ ),江苏吴江人,中国资深翻译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译审,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半个多世纪以来,致力于东方文学翻译与研究,从事英文、俄文翻译工作50余年。
作为我国波斯语言文学界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曾获伊朗总统亲自授予的最高总统奖。其主要翻译作品有《波斯短篇小说集》、《九亭宫》、《波斯诗圣菲尔多西》、《珍妮姑娘》、《美国的悲剧》、《逾越节的求爱》、《瓦尔登湖》、《嘉利妹妹》、《金融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街》、《红字》等。;张晶,暂无译者详情。;赵吉玲,暂无译者详情。;王晓峰,暂无译者详情。[收起]
评论0
扫码下载网易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