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是否把本书放入书架

放入书架取消

一次传奇聚会

%确定

快捷键
  • 全屏阅读f11
  • 翻页向前向后
快捷键
  • 全屏阅读f11
  • 上下滚动向下向上
  • 上下翻页pagedownpageup
该书暂不支持在电脑端阅读。请下载安装客户端

一次传奇聚会

人工智能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56年。在美国东部一个名为达特茅斯的小镇的一次聚会上,与会者用人工智能来表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人工产物。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之间,这次聚会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这次会上诞生了世界上最初的人工智能程序“逻辑理论家”,它的演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震撼。逻辑理论家是一个自动证明数学原理的程序。说起来,它就相当于东大机器人解答数学题的祖先。在当时那个时代,计算机的体型还非常庞大。随着硬件的进步,其计算速度会不断提升,由此带来的卓越计算能力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人们为这个想法而群情激昂。这次聚会引发了后续各种充满野心的研究。这就是第一次人工智能研究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大多数研究者都在研究如何通过推理和搜索来解决问题。他们痴迷于解决复杂的迷宫和各种智力。这就是人工智能中被称作“规划”的分支的原型,这条路线上后来发展出了因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震惊世界的超级电脑深蓝。不过推理和搜索终究只能解决迷宫和智力,而无法用于那些包含迷宫和智力所无法比拟的复杂现象的现实问题,如诊断疾病并提示治疗方法,或者分析经济及社会形势并提出热销产品的开发方案等。

在国际象棋或日本象棋等规则明确的游戏中,推理和搜索能够借助其超乎寻常的计算能力发挥作用,但在无法简单地限定条件的现实问题面前,只靠推理和搜索则明显力不从心。这种情况被称为“框架问题”,是如今仍在阻碍人工智能发展的课题之一。这个难题使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过度期待急剧萎缩,相关研究也不再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对话系统。在1964年问世的人机对话系统“ELIZA”中输入“我头疼”,计算机就会反过来询问“你为什么会头疼”,虽然当时只能实现极为简单的对话往来,但对话系统这一构想却成为雏形,衍生出LINE和推特上的BOT等进一步发展。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