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周洁夫的经典长篇小说,描写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参加了解放东北、华北的战斗后向华南进军的战斗历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浴血奋战,先后多次打退了敌人的大规模进犯,取得了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伟大胜利,为实现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以恢宏的笔触再现了解放战争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书中塑造的丁力胜、叶逢春、夏午阳、沈光禄等革命战士,形象生动,他们身上闪耀的革命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激发现代人的爱国热情。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散文精选,收录了《人生的意义》《当代中国青年阶层分析》《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狡猾是一种冒险》等多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文章寓言性、故事性的描写,把复杂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时事热点的评说更是风格独树一帜,而文中也处处透漏着梁晓声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与期待,同时对这代人抱有充分理解与信任,相信他们即使在认清人生背后的真相时,也会依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群星闪耀》是著名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经典名作。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拿破仑、歌德、列宁、斯科特等历史伟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选取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
本书是萧红的小说选集,收录了《生死场》《桥》《呼兰河传》三篇小说。《生死场》以群像的手法,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小村庄村民的故事。封闭落后的乡村造成村民们精神的荒芜与空虚,而地主的剥削压迫则带给他们终年劳作却依旧贫困的生活现实,麻木、愚昧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而日本人的入侵,给村民们带来的苦痛远甚于从前,村民死的死,逃亡的逃亡,剩下一小部分加入了各种抗日队伍。从前对抗日消极懈怠的二里半,失去老婆、孩子后,想要投革命军却受到村民不信任的嘲弄;但他还是与自己的老羊告别后,跛着脚跟着李青山往城里去与队伍汇合,山岗和树林渐渐远去,只剩下老羊在嘶鸣。
陈丹燕历时20年写就的世界各地博物馆独家故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记性不好,但是,人类真是一种不肯忘记的动物,他千百年来日以继夜地活着,一代又一代,他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都被小心地留了下来,存在最好的房间里。不光存着,还要给后来的人看到,还用最沉静的灯光照亮着那些东西。这就是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人类在世世代代心中埋着一种不变的羞耻感,就是对忘记与无知的羞耻,因此去一个地方旅行的人,通常不敢不去拜访当地的博物馆,不敢不在往事住的房间里屏息慢行,一一打量往事们的模样,让它们也住在自己心中。但是,人类到底是如何记着自己的光荣与耻辱的呢?往事自己心中,到底又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呢?
本书收录了萧红作品中的一些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和小说。有的作品是对充满叛逆同时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对成年所经历的饥饿与困顿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是悼念鲁迅先生和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全书情节生动而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劲、犀利而又不失幽默与诙谐。
《维洛那二绅士》是莎士比亚第一部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的浪漫喜剧,以两个朋友在爱情上的波折为主要情节。意大利维洛那有二年轻绅士:凡伦丁为正面人物,行为高尚,爱情专一,被放逐做了绿林强盗首领,仍不失绅士风度。普洛丢斯为反面角色,喜新嫌旧,出卖朋友,但最后悔过,回归旧我。两对男女各成眷属,喜剧以团圆告终。
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新篇章。每一章都以特定的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题,讲述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宽容与不宽容。揭示了在宗教发展中因偏执、绝对信念而带来的一幕幕悲剧,也记下了许多为宽容事业做出努力的英雄。
《从一个蛋开始》是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作者亲自挑选了自身22年创作生涯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涉及人生成长、城乡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两辑,文字质地醇厚,亮堂澄澈,情感真挚而不泛滥。本书是作者散文随笔中精中选精的名作集,作者将其前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经典集中于一册,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第一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70后一代人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心路历程和赤子之心。第二辑以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的阅读体验和书评也都收入其中。整部散文集反映出作者作为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史。
梁漱溟的新儒学主张“返回到事实”去解释儒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将儒学从符号形式还原为现实生活,其二是从道德规范还原为人的心理。 梁漱溟将孔学定义为生命之学,用生命范式诠释儒学,在原始儒学与宋明儒学之间建立了一条通道,使儒学可以摆脱汉代以来制度化、形式化的束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梁遇春编著的《醉卧芳草感念春》为作者代表性散文的精选本,梁遇春的散文《醉卧芳草感念春》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关于他的散文多数都深深的暗示着作者“少年装老”的意思。
《新千年幻想》既是一部小说也是一场游戏,在十三条作者、读者、主人公都需要遵守的规则限定下,在文字构成的迷宫里,三者之间展开充满可能性的游戏。不存在让人压抑的倒计时,也没有输与赢,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走在沙滩上寻找自己想要的贝壳一样。作者我、读者你以及主人公肖马之间构成了缺乏稳定性的三角形(虽然这违背了几何原理),无论是谁对于其他二者而言都是过客,我们都得努力在变动中寻找相对安定的一点。
党鹏著的《摇摆的青春:“5·12”爱情故事》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展示了以马忠政、黑皮、张力、杜鹃等为代表的、四位刚刚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在经历大地震前后,生活、工作、事业、婚姻的变化。有房奴的无奈、有官场的钩心斗角、有商战的死亡挣扎,更有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对婚姻的经营不善、对人性的大爱与大美的展现。本来生活就像是一首单调的曲子,但是地震的发生让他们学会重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本书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游戏人间一孤鸿》收录的是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可以看到她是怎样“玩火”的,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阅读全书,我们的心灵会不自知地升到一种脱俗的诗境里去,并最终会和她一样努力向上,努力朝伟大的方向走去。
《秦淮世家》描述了南京秦淮河边,歌妓唐大嫂有两个女儿,一名二春,一名小春,都长得标致可人。小春歌喉出众,成了歌女,唱得正红。上海钱商杨育权看中小春,多次调戏,遭到拒绝后,便怀恨在心,施毒计绑架并奸污了二春之后,又把二春施舍给保镖魏老八。二春伺机复仇,终于击毙魏老八,击伤杨育权,自己不幸也中弹身亡。杨育权变本加厉,对唐大嫂和小春施尽淫威,逼得母女苦不堪言。秦淮河畔下层社会的人们气愤已极,联合起来了……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学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贾平凹,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被北岛誉为“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本书收录了23个有关食物,有关爱的故事,以做菜为出发点,探寻食物背后隐藏的人间真情。23道暖心家常菜,23个动人故事。用锅铲记录厨房里的苦辣酸甜,用文字感受人世间的真情爱意。23个关于食物的故事里,有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在感情里的跌跌撞撞,拌了一辈子的嘴却仍不离不弃的夫妻,为了心爱的人苦练厨艺的小情侣,异国学子想念家乡食物的辛酸往事,担心女儿减肥过度影响身体健康而想方设法做菜的母亲,放弃高薪回家陪父母开牛肉面店的女孩,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改掉自己挑食毛病的小“北漂”……故事里有最真挚的平凡感动,最暖心的食语慰藉。我们贪恋镌刻在味蕾上的那一瞬间感动,只因那份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款款深情。家常菜是什么味道?是呼朋唤友时的觥筹交错,是合家欢聚时的围桌而坐,是洗尽铅华后的平淡随心。在酸甜苦辣的记忆片段里,总有一道菜会让你想起某个人,勾起某段回忆。23道家常菜背后是关于聚散离合的人间情。故事里的人,或许就是平凡生活中有着不太那么平凡故事的你。《我们贪食亦贪爱》,写给每一个爱美食,爱生活的平凡的你。
本书收录蒋光慈《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野祭》三篇革命小说。《少年漂泊者》以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农村青年汪中父母被地主逼死后,他不愿屈服于地主,四处漂流,饱受苦难,最终走向革命的故事,展现出尖锐的农村阶级矛盾,塑造了一个优秀革命青年的形象。《短裤党》是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武装斗争的小说,纪念了1927年上海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阶级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故事。《野祭》则是首部描写革命加恋爱的小说。讲述了陈季侠与章淑君在革命时期的恋爱故事,是革命浪漫性质的“普罗文学”作品。
本书是作家肖复兴的小说选集,精心收录以“北大荒”知识青年生活为背景的11篇短篇小说和2篇中篇小说。讲述了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们以一腔热血和不计回报的献身精神投身于边疆建设,成为拓荒者,用勤劳的双手将千里沃野变良田。而知识青年们在返城后,面对生活环境和社会身份的变化,对青春逝去不可避免地怅惘,精神世界也因现实的剧变而发生动荡。“北大荒”成为他们那段激情岁月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却又不只是一座静止的青春纪念碑,更成为支撑他们驱散迷茫、继续前行的精神灯塔,理想不灭,热血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