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为海权而战 刘刚 冬君 所谓“大明王朝”,终于被人民唾弃了! 内地流民起义,沿海武装走私,人民自己救自己! 朝廷不要海权,而沿海人民则以武装走私捍卫中国海权。 于是,东南沿海一带,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海商武装集团。...
化干戈为玉帛 李冬君 1、西域解放战争 郑吉,西汉江南人氏,在西域渠犁屯田,位于轮台东南。轮台东北,则有焉耆,是匈奴的地盘。匈奴在此设“僮仆都尉”,把西域各国作为自己的“僮仆”,统领之,奴役之。 匈奴据焉耆,以车师国为后...
走向文化史观的晚近史 ――读《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吴 鹏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 北京 100872) 晚清与近代,我们通常视为一体,不予分开,这是传统的朝廷与国家合一的价值判断和思维逻...
从王权到文化 《中国经营报》马连鹏访谈《自由的款式》 “自由是一个美学的标准,一个东西美不美,要看它能否显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就像我手中的这杯茶。” 茶是好茶,一口回魂,淡香及远。持盏品茗间...
核心提示: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出千年世界首富50名,其中有6名中国人,清朝有两人,即和珅、伍秉鉴,一官一商,差别很大。差别有多大?和珅的财产数以亿计,折合成银子少说有2亿多,多说有11亿,这些数字是根据抄家...
走出天下观 ——中日文化纵横谈 李冬君 1、我们要反省 问:中日关系是个大话题,很多人都在谈,谈了很多观点,你怎么看? 答:我以为,中日战争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太多,而我们自身对于这场战争却缺乏真正的反省,...
让人民先富起来 李冬君 孟子在宋国呆了两年,称宋王偃为仁义之君。 而《史记》却说宋王偃是暴君,这便是成王败寇的史观。 孟子在宋行王道,期望宋君成为王道之王,故称宋君偃为“宋王...
李冬君 一、春节的厚生意味 中国人过春节,据说是从4000多年前虞舜时代开始的。 春,定格在一个日出的早晨,虞舜辛勤耕稼的历山,早已炊烟缕缕,驱散了春寒裹着的睡意在晨曦中隐退,村民们,肩着锄,牵着牛,缓步东向,身后...
关于日本文化的两点提醒 记得知堂老人说过,日本文化的特点是美。我们也可以不妨对日本文化做一次审美式阅读。 审美会不会美化日本文化呢?当然不会。所谓美化,是指对丑的修饰,对恶的遮掩和渲染,而审美却要面对事实和真理,因...
在天下观里抑郁 ――状元不知经纬度 刘刚 李冬君 洪钧,同治年间状元,1889年出使俄、德、奥、荷兰四国,星使如夫人就是赛金花,那时赛金花叫梦鸾。 一、做天下观学问 还在德国时,洪钧就在写《元史释文证补》。为此,他还专门...
李冬君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点绛唇》 这是陈子龙的一首小词,题为《春日风雨有感》,写于抗清之日。 明末清初,太湖流...
海风吹来宪政的花粉 刘刚 冬君 1796年清高宗禅让,十五子颙琰沐浴着乾隆盛世的余辉登基了。他的平庸似乎证明了这位“十全老人”透支了爱新觉罗后世几代人的秉赋与福祉,清朝要在哪一代才能翻过身且回过神儿来?嘉庆顾不了...
官商的后路 ――十九世纪中国商人的国际化生存 刘刚 李冬君 十八世纪,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出了世界首富。 首富出在皇家内务府,很显然,他是权力支配经济的产物。 十九世纪,白银外流,中国还是出了一位世界首富。这一回,首富...
兼并思想的王者 刘刚 李冬君 这是战国时代,与《史记·秦本纪》里那些列祖列宗相比,嬴政似乎更象是吕不韦的传人。不管他的血缘遗传来自哪里,他的文化慧根一定来自吕不韦。 他是吕不韦的儿子吗?郭沫若认为,那是汉初吕后为了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