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元1874 我感觉这部电影的片名翻译和《哪啊哪啊神去村》是一个人来的——英文名“My Brilliant Life”,香港译名就要正常许多:《我的忐忑人生》。一年能在国内上映的韩国电影不多,这部又是宋慧乔和姜东元...
文/公元1874 近年来,台湾的本土制作开始发威。注意,是真的发威。过去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等台湾电影大师们,搞得大家对台湾电影的错觉全是文艺片,本土的商业制作一直有点抬不起头,好像只有一个朱延平在孜孜不倦的拍喜剧片,但...
文/公元1874 我是个俗人,爱看喜剧片。以前小时候看着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长大,国外还有金凯瑞,以及电影频道里的卓别林;大了开始看烂仔帮喜剧,贾德阿帕图的《滑稽人物》曾经感动我许久。2个小时,乐呵乐呵就过去了,打发时间...
文/公元1874 90年代的时候,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曾经让很多人,包括我,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第一次认识到“海外淘金热”这个名词,也让我意识到一点——很多人去深圳挣钱的时候,有人眼光更远,从广东远远地放到了...
文/公元1874 我对李仁港这个导演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他早期的《黑侠》《94独臂刀之情》《星月童话》都展现出这位美术出身的导演对于当代动作片、古装武侠片和文艺爱情片的才华。三部电影在各自的类型里都可圈可点,《黑侠》...
文/公元1874 《狼图腾》是数年前的畅销小说,当年占据了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很久,我在书店里见过很多次,但都没有看得进去,大概是知青生活和内蒙古的背景跟我这个南方小镇出生的80后相差太远,没有感召力。直到后来年纪...
文/公元1874 《兔侠之青黎传说》不像是目前国产动画普遍存在的那种调调。众所周知,国产动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惨不忍睹的状态,基本不把成年观众当回事。看着FLASH质量的画面和基本为零的剧情,小孩子们倒是好糊弄,但成...
文/公元1874 首先要打消一部分观众对于《爸爸的假期》的疑虑:这不是一部综艺电影,也不是《爸爸去哪儿》的续集。其实,如果把“爸爸的”去掉,变成《疯狂的假期》之类的片名,也丝毫不影响大家对于电影的理解,甚至可能期待值会...
文/公元1874 今年贺岁档电影很多,但最欢乐的,还是这部《澳门风云II》。它是一部缺点和优点都有的电影,毕竟,想到这是王晶的作品,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去年《澳门风云》在春节档大放异彩,所以今年第二集也如约而至。周润发...
文/公元1874 自从《失恋33天》大卖,内地的电影人尝到了“小妞电影”的甜头,开始制作越来越多这类影视剧,于是再往后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更多的这类爱情喜剧——《一夜惊喜》《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爱情故事》……其中也不乏...
文/公元1874 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吃货,原因其实很简单:美食太多了。其他的不说,单是一个米饭,如此普普通通的主食,配上鸡蛋就是蛋炒饭,配上香葱就是葱油炒饭,配上玉米香肠什么的,那就成了扬州炒饭;而要是配上别的食材,那就...
文/公元1874 坐在一群小孩子当中看完了这部全名颇为拗口的动画片,心情复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十三个字的片名里面有五个羊字,入场的时候看见一个父母带着一对约莫2、3岁双胞胎,做爸爸的对双胞胎说,你们来跟爸...
文/公元1874 90年代,港产片曾经一度盛行三段式鬼片。这类恐怖片的模式是由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在一起,它们单独来看,撑不起一部长片的故事长度,但30分钟里又可以做得足够有趣精彩,所以便以合集的形式来推出。有的可能彼此...
文/公元1874 中国当下最被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莫过于医患关系。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新闻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种种纠纷,成为了一个难解的问题——一方面,医生要救死扶伤,投入大量精力去挽救病人,却又不得不面临医院...
文/公元1874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春晚了!过去每年过年期间的一个固定栏目,除了年夜饭,就是一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时候资讯不发达,也没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春晚是一家人最具娱乐性的过年节目。只是后来大家的品味开始挑剔,...
文/公元1874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3年的《一代宗师》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着遗憾的版本。王家卫导演拍电影的速度,大家都清楚,一部电影剪出六七个版本也不在话下,这样的导演不但在华语电影圈是个异数,放眼国际影坛也难...
文/公元1874 小时候,我对武则天的形象就已经有所感知了。这种感知并不是因为有特异功能,而主要来源于刘晓庆版的电视剧《武则天》。这部电视剧出现在我的启蒙时期,不仅让我知道了唐朝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第一次让我见识了武...
文/公元1874 《安妮》是一套上世纪初的百老汇话剧,故事其实很简单:遗弃的孤儿被富豪收养,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日梦:被世界抛弃的孩子得到有钱人的帮助,从此以后的生活一帆风顺……什么?故事...
文/公元1874 比起《亡命地中海》,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名《The Two Faces of January》。之前的译名叫《一月迷情》,很有诗意,也很有逼格;亡命之后,让我立刻想到的就是《亡命天涯》。但其实这部电...
文/公元1874 《暴走神探》这个片子,最“暴走”的地方可能就是片名了。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以前金·凯瑞的《神探飞机头》,感觉上就像是这种调调的喜剧片。或者,进一步联想到以前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诸如《整蛊专...